眼前看到的不見得是真的
會買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 因為很多名人推薦. 原本以為書裡會提到許多艱澀難懂的專有名詞或數據和數據間的所需的理論基礎. 但事實上我看這本書時並不會有壓力或有很難讀下去的感覺.
這本書來自李維特(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與杜伯納(知名刊物作家), 書中每個章節都以一個問題為標題各自獨立, 有些很生活, 有些很突兀(例如: 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有何共通點?). 作者很直接表達看法, 但都以數據來告訴你答案, 所給的結論真的和我所想的有很大差距. 就像書封所說, 外表看到的是蘋果經由經濟學的刀剖開後卻是橘子.
這本書對我的影響
一開始對這本書的印象來自二句話. 作者說, 跟大多數的書不太一樣, 此書沒有一貫性的主題, 因為他認為內容好壞才是重點. 他又說到別因為書評的推薦, 就相信這本書是本好書, 請自由自在地自行判斷. 這二句話, 讓我覺得作者很有想法, 另一方面, 這些獨立的主題, 如何讓讀者不會感覺突兀. 不過, 看完才發覺主題跟主題之間, 作者做了巧妙的安排, 有相呼應, 讓我急著接著看下一個主題. 我覺得有趣的部分紀錄如下.
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是個經濟學上的術語, 簡單來說就是雙方擁有的資訊是不對等, 一方優於另ㄧ方. 書中以房地產業務為例, 在市場行情或是買賣方心態判斷上, 他們所有的資訊是優於買賣雙方的. 當誘因存在的時候(房子價格愈高, 他們收入愈好), 他們是會認真處理. 但當考慮到所花時間及扣除公司所需上繳的金額時, 這個誘因是否還存在也許是個問號?(找尋下一個可能成交的對象是否更好)
即使現在透過網路可獲得較透明的資訊, 但如果獲得的資訊是你無法判斷的或是風險會讓你擔心. 例如, 生病時, 醫生建議你應該手術或是修車時, 車廠建議你更換昂貴的汽車元件. 當資訊太過專業時或需要時間確認時, 你還是需要些信任, 口碑, 或是有官方認證來做一些快速決定.
主觀或刻板印象
主觀印象的形成, 可能來自一代傳一代的觀念, 可能來自第一眼印象, 也可能是傳聞新聞等. 書裡面提到, 根據資料顯示, 汽車安全座椅的功效微不足道, 主要原因是不讓幼童坐在前座, 因為幼童坐在後座當然要比抱他坐在前座安全, 在事故發生時比較不會猛烈飛出去, 而不是因為把他綁在幾百美元的安全座椅上(雖然我認為安全些). 不過像這種印象, 大家很難有一致性的想法, 畢竟這觀念(汽車安全座椅)不是少數人這樣認為, 而且又是跟安全有關係.
另外有個主題是”子女的教養, 父母親到底有多重要”, 我想在現實生活中, 原生家庭的教養方式對小孩影響也是個常被討論的話題. 我認為作者給了一些有順序的研究結果:
- 在“科羅拉多收養方案”(The Colorado Adoption Project): 追蹤245位被收養的嬰兒後續生活, 研究結果是, 小孩性格與領養父母人格特質, 是否單親, 是否有托育, 父母親是否有上班都沒有關係.
- 根據一本書”教養的假設”(作者:哈瑞斯), 給出的答案是父母親的重要性比同儕低.
- 如果認為同儕也是父母選的(區域, 社區, 學校等), 在”芝加哥的選校”(The impact of school choice on student outcomes, 2005)的案例中, 選個好學校的高中生畢業率並沒有優於在原學區就讀的學生.
- 因為高中生年紀較大, 應該要從更小的年紀來做探討. 根據90年代美國教育部進行的一項”幼兒長期研究”(二萬名以上學童學業進步情形)已經看到這個疑慮, 這個研究計畫年紀從幼稚園到五年級, 利用迴歸分析, 試著找出那些因素與學童考試成績有相關性, 那些因素一點關係也沒有. (迴歸分析找相關性, 無法確認因果). 得到的結果是:
- 有相關性的八項因素: 父母教育程度高, 父母社經地位高, 母親生第一胎年紀30歲以上, 小孩出生時體重低, 父母在家說英文, 小孩為領養, 父母參與家長會, 家裡很多書. 這八個與考試成績高度相關(正負相關都含在內).
- 沒有相關性的八項因素: 家庭關係親密, 搬到好的社區, 小孩出生到幼稚園期間母親沒有上班, 小孩參加過學前輔導, 父母定期帶小孩去博物館, 小孩常挨打, 小孩看電視, 父母天天念書給小孩聽.
- 摘要書中分析結果(挑選我覺得比較困惑的部分):
- 母親生第一胎年紀30歲以上(正相關): 這種女性往往是有計畫在追求較高學位或事業成就後才準備生小孩, 小孩出生後處於較有利位置.
- 小孩出生時體重輕, 小孩日後往往表現不佳(負相關): 因為懷孕時就沒意識到不好的習慣會影響到胎兒, 何況之後.
- 小孩為領養與學校成績是負相關: 都會把子女送出的父母親, 小孩出生後應該不太會注意其發展.
- 小孩常挨打跟成績沒有相關性: 書中指出此研究是直接訪問家長, 家長都很誠實回答有無體罰小孩.
- 小孩看電視沒有相關性: 年紀已經是幼稚園以上和而且內容父母親應該是有選擇過.
我覺得上述有些結果, 是有矛盾. 不過作者有強調這只是一個研究小孩早期的考試成績, 結果是狹隘但有意義, 且不代表這些小孩未來收入, 成就及快樂程度.
總之, 這是個複雜的問題, 不過有個觀點倒可以想想, 作者認為父母親是否都是在做許多讓自己像什麼的事情? 因為前八項與成績有相關性的是父母親本來就是什麼樣的人, 後八項是父母親做過什麼事.
原來是誘因
書裡有句話, 這句話來自W.C Fields, “值得擁有的事物就值得去騙來”. 作者說到欺騙是一種經濟行為, 利用最少的代價獲得更多利益. 欺騙是否是人與生具來的本能是個問號? 但時時都在發生. 學生為了成績會作弊, 選手為了成績或金錢, 比賽時可以放水或使用禁藥, 詐騙新聞更是不勝枚舉. 這種種的行為都是誘因所驅使.
回到一開始書裡所提到”小學老師與相撲選手有何共通點”, 此項研究結果是小學老師在芝加哥公立學舉辦的關鍵測驗中(芝加哥公立學校的評量系統: 用來評量學生的進步程度. 而學校要為整體學生表現不好負責, 例如關閉, 老師調度或遣散), 老師會為了自己的飯碗來幫助學生加分. 而相撲選手因為成績排名及所帶來金錢, 社會地位等等而比賽放水.
當然, 誘因不見得只在負面會發生. 例如, 成績好, 老師會在課堂上當所有同學前予以口頭鼓勵(家長可能會更實際的給與獎品). 畢業後, 努力加入知名公司, 收入跟社會地位也許會高些.
誘因的設計當然是希望產生正面結果減少負面結果, 利用這些設計過的誘因去解決問題, 例如: 增加房屋稅降低囤房(經濟性質的誘因), 在公共場所禁菸減少對他人及環境影響(社會性質的誘因)等.
作者提到, 誘因的構成有經濟性質, 道德性質和社會性質. 我認為設計更深層的誘因, 這些誘因可能會帶來更深遠的影響, 例如, 個人成長, 成就感等. 就如書中所提到, 當作者出席這本書的謝書會時, Google員工參加的人數比Yahoo的員工多二倍. 作者幽默的說, 你們會因為參加這場會議而損失二倍的生產力, 除非你們覺得聽完之後得到的比我想像的多.
後記: 增加看到是真的機率
看完之後, 我發覺到問題解決方向和想達到的結果會因為身份不一樣會有不同且影響頗大. 例如, 消費者面對食安問題時, 業者(減少疑慮欲降低恐慌)和食安專家(擴大疑慮而增加恐慌)的論點不一致. 而實質的危害和所造成的恐慌是否適當(實際影響低/恐慌高: 反應過度, 實際影響高/恐慌低: 缺乏準備). 所以難題是針對不同的問題, 如何制定客觀的測量方式而產生有說服力的結果來讓大眾有依循和安定感.